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作者 : 管理员 * 发表时间 : 2022-12-20 * 浏览 : 21919


双主体、三递进:培养高素质智慧建造

技术技能人才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典型经验案例

 

一、实施背景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努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智慧建造产业蓬勃发展,催生了BIM技术员、管廊智慧运维员等新岗位。迫切需要既掌握工程传统施工工艺,又具备“三化”(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新兴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传统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已不再适应智慧建造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据《2018-2024年中国建筑信息化行业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到2024年中国建筑业智慧建造类从业人员将超过500万人。

二、主要做法

1.协同“智慧建造”行业企业,建立智慧建造职教联盟

协同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浙江省市政行业协会、广联达等智慧建造龙头企业,成立了浙江省智慧建造职教联盟(图1),打造建筑信息化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产教综合体,服务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联盟,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智慧建造产业学院,建立产教、科技、管理、文化全方位融合(四融)的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协同开展共商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培师资队伍、共享教学资源、共研创新项目。联盟和产业学院成为智慧建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和企业发展赋能的新平台。


图1  浙江省智慧建造职教联盟

携手联盟成员单位共建高水平专业化智慧建造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图2),并组建了“智慧施工班”“全过程工程咨询班”“智慧运维班”等新型学徒制班,完善“政行校企”多元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智慧建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果。

2  智慧建造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2.引入“智慧建造”多元技术,构建分层递进课程体系


围绕智慧建造产业岗位需求,引入“智慧建造”多元技术课程,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图3)。

图3  “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

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两个维度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适应产业数字化需求。一是改造传统课程,融入智慧建造“三化”新技术,推进传统施工类课程智慧化改造升级,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更加契合;二是增加新课程,针对BIM技术员、管廊智慧运维员等新岗位,新增《智慧建造概论》《建筑物联网应用》等课程,促进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更加匹配。

3.改造“智慧建造”教学项目,引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按照智慧建造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梳理课程项目。一是把企业工程项目改造成教学项目,通过智慧建造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开展项目训练;二是学生利用企业真实在建设、在运营项目,开展岗位实习;三是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推广“咨询-研讨-汇报-反思”循环递进教学模式(图4),实现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职业能力的融合培养。

图4  “咨询-研讨-汇报-反思”循环递进教学模式

4.挖掘“智慧建造”思政元素,全面开展课程思政育人

构建了课程知识、能力与课程思政双线并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智慧建造行业领域中的大国成就、工匠人物、典型事件、重大成果、科技创新、优秀文化、企业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与素材,建立了专业群共享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在教学实施中,深化“思政引领 以学促教”教育改革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材与课堂。

三、成果成效

自2016年至今,在案例实践中,专业群主持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群内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2。本案例成果成为“相同专业群可复制、相近专业群可模仿、不同学校可推广”的“杭科院”新范式。

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152项;学生成功申报专利30余项,10余个项目入选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20余个作品在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国际发明竞赛中获奖(图5)。每年培养毕业生600余名,近1/4学生从事BIM技术员、管廊智慧运维员等新岗位工作,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5  学生竞赛获奖成果丰硕

2.专业建设成果日益凸显

2020年智慧建造专业群被批准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主持建设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注册用户达3万人,课程资源向全国30余所高职院校输出;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开发新形态教材20余部,发行量达60万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获评全国技工教育规划教材,主持或参编《全国高职高专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国家标准6项;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认定,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获得立项;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共4个,智慧建造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被认定为省级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和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

3.社会服务效益校企双赢

校企共同组建科研技术团队,服务装配式建筑、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未来社区等领域,与企业研发的横向课题累计达200余项,到款金额达500万元/年。与浙江省建工集团等企业共同开展系列培训服务,累计培训智慧建造技术技能人才5.6万人次。

四、经验总结

1.创新育人机制

与广联达、浙江省建工集团等头部企业共建智慧建造产业学院和智慧建造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院校分层协同培养智慧建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与智慧建造企业协同共研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创新了“四融五共、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

2.创新课程体系

数字赋能,引入“智慧建造”多元技术,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思政引领,构建了课程知识、能力与课程思政双线并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培养了德技双馨人才。

3.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双团队开发+双项目驱动+双导师指导”的“咨询-研讨-汇报-反思”循环递进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全过程指导,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融合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